名醫-陶弘景
山中宰相-陶弘景
陶弘景(公元456-536),表字通明,晚年號華陽隱居,後世又稱陶隱居,是丹陽郡秣陵縣(今江蘇江寧縣)人。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。因梁武帝輒就諮詢,時人稱爲山中宰相。元代茅山宗追尊為第九代宗師。
初,弘景母夢青龍無尾,自己升天,弘景果不妻無子。從兄以子松喬嗣。所着學苑百卷,孝經、論語集注、帝代年曆、本草集注、效驗方、肘後百一方、古今州郡記、圖像集要及玉匱記、七曜新舊術疏、占候、合丹法式,共祕密不傳,及撰而未訖又十部,唯弟子得之。
梁武帝太清三年。帝手敕招之,錫以鹿皮巾。後屢加禮聘,陶不出,唯畫作兩牛,一牛散放水草之間,一牛着金籠頭,有人執繩,以杖驅之。武帝笑曰:「此人無所不作,欲學曳尾之龜,豈有可致之理。」
陶雖不致仕,但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,武帝無不前以谘詢。月中常有數信,時人尊稱陶氏為山中宰相。
陶弘景所處的時代,正是中國史上的大動亂時期,後世稱此時期為--魏晉南北朝。魏晉南北朝,自西元220年曹丕承東漢漢獻帝禪讓,建立魏朝(曹魏)開始,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重新統一結束,共369年。(220年—589年)
這個時期,道教出現了!為什麼要談到道教呢?因為中醫與道家不可分,中醫源於道家,道家又源於巫,故此醫巫同源。南宋以前,民諺有十道九醫之說,即十個道士,有九個是醫生。先秦時,並無道教,只有道家,道家為九流十家之一,它作為一種學術思想流派存在於春秋戰國之世,它並非宗教,直到魏晉南北朝,才變質為宗教。
回來說陶隱居,陶氏去世後,道教對他佛道雙修的態度,有所非議,因此道教內部,對他並無太多記載,就連陶氏的門徒,也沒有半個為他作傳,甚至陶氏花費最多心力的著作,也無徒替他整理,只落得隨風飄散。
直到陶氏去世五十二年後,陳後主於禎明二年(西元588年),才下令侍中尚書令江總撰寫《陶弘景文集》三十卷。相信有看過前幾期古人篇的讀者,應該知道,創出蒸霧療法的許胤宗治好了柳太后,而柳太后就是陳後主的生母。
官方正史記載陶弘景,有兩本記載較多,其一為《梁書. 陶弘景傳》,梁書由姚思廉著,是一本紀傳體書,專記載南朝梁代史,書成於唐太宗貞觀十年(636年),共56卷;其二就是《陶弘景文集》。
談到陶氏,他是中醫史上典型的道醫,中醫源於道,源於巫,有宋以前的中醫與現今的中醫大不相同,當時的中醫是所謂的道醫,金人南侵,宋室南遷以後,中醫逐漸演變成儒醫,直至清代,中醫界主流盡皆儒醫。
陶氏的著作很多,關於醫學方面的有《效驗方》、《肘後百一方》、《神農本草經集注》以及《檢錄湯液經法》等等。
其中《檢錄湯液經法》一書,可謂深具寓意,非醫家若覽此,可能不太明白,筆者就簡單說明一下,自二十世紀中後葉,到如今二十一世紀初葉,全球中醫界的思想主流與古代的中醫是大不相同的。
南宋之後,中醫進入了儒醫時代,凡醫者,或習傷寒金櫃,謂之經方派,或學金元四大家或其他各家,成為時方派,或讀清代之葉天士、吳鞠通等,謂之溫病派,邁入民國時期,張錫純等又提倡中西結合,美其名曰中醫現代化。
無論那一派別,他們都是南宋之後的儒醫。
當今二十一世紀初葉的中醫大學,所教的《中醫基礎概論》、《中醫診斷學》、《方劑學》、《中藥學》、《中醫內科學》等等皆出自儒醫思想,唯一出自南宋之前的僅餘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;其中較特殊的是《傷寒雜病論》,此書為張仲景集先賢智慧所成,內容本為道醫思想,但後人卻以儒醫思想來解讀。
先秦兩漢的醫家與宋代之後的醫家,所學有何不同?
簡單的差異在於,遠古的醫家不唸《中醫基礎概論》、《中醫診斷學》、《方劑學》、《中藥學》、《中醫內科學》,也不唸《傷寒雜病論》,因為當時張仲景尚未集成此書。
那時候的醫家必讀《醫經七家》,什麼是醫經七家?
醫經七家分別是:《黃帝內經》十八卷、《黃帝外經》三十七卷、《扁鵲內經》九卷、《扁鵲外經》十二卷、《白氏內經》三十八卷、《白氏外經》三十六卷、《旁篇》二十五卷,以上共二百一十六卷。
藥學方面要念《湯液經法》三十二卷、《神農黃帝食禁》七卷、《神農本草經》三卷;婦兒科要唸《婦人嬰兒方》十九卷,外科要唸《金瘡瘲瘈方》三十卷、《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》二十三卷。
大家不要以為先秦醫家要念很多書,其實古人唸的,比我們現在唸的什麼《中醫基礎概論》,還要來的少!為什麼呢?因為那一卷卷的都是竹簡,舉例1972年於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漢初竹簡抄本。是現今為止《孫子兵法》最早的版本,它一共是九卷,但只有六千字。
現代隨便一個博士論文,碩士論文都要三、五萬字,那放到先秦都要八、九十卷了。
我們現代唸的《中醫基礎概論》、《中醫診斷學》等等,內容放入許多西醫與南宋以後儒醫的思想,已非純粹的中醫了。
有些人問,為何現代的中醫大學不教《醫經七家》,原因是這些經典失傳了,目前遺留的剩《黃帝內經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而且還不完整,部份內容失佚。
回來說陶氏的著作《檢錄湯液經法》,湯液經法這本書是先秦時代的用藥經典,目前也是失傳,南北朝時代陶隱居還可以將《湯液經法》檢錄起來,由此可知當時尚未失傳。
《湯液經法》到底有多重要呢?目前中醫界的經方派,所用的藥方,皆出自《傷寒論》和《金櫃要略》,大家以為創作者就是張仲景;孰不知,張仲景並不是創始人,張先生自序中寫道:「撰用素問、九卷、八十一難、陰陽大論、胎臚藥錄、並平脈辨證,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」其中《胎廬藥錄》的內容多從《湯液經法》轉錄而來。
經方出自《湯液經法》,對於二十一世紀初葉的醫家來說是很驚奇的事,很多醫家花費精力研究仲景的方子。但只要想想,先秦時代,方士醫家必讀《醫經七家》,用藥必唸《湯液經法》,對當時的人而言,這是很普遍的常識,如同考律師要背《六法全書》的道理一樣。
仲景要寫《傷寒雜病論》就引用了當時的藥學權威《湯液經法》,這也是很合理的事。
陶氏的眾多著作,因無後人整理,大多散失且無書名。其中陶弘景撰錄的《檢錄湯液經法》一書,也無書名,該書名也是後人代取。
該書陶氏云:「依《神農本經》及《桐君采藥錄》,上中下三品之藥,凡三百六十五味,以應周天之度,四時八節之氣。商有聖相伊尹,撰《湯液經法》三卷,為方亦三百六十五首……(略)」,從這裡可以看出,失傳的《湯液經法》共三卷三百六十五首。
自陶氏以後《湯液經法》的原文,不知在何時失傳,而陶氏的《檢錄湯液經法》撰成後,於宋代被寺僧將該卷珍藏。後人於二十世紀初,清光緒二十六年(西元1900年),於敦煌千佛洞莫高窟內,找到陶氏的《檢錄湯液經法》。
可惜陶氏的《檢錄湯液經法》原稿於西元1966年9月底受到"文革"破壞,現今保存於社科院與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僅是,殘卷的手抄本與回憶本。目前保留下來的伊尹湯液經藥方,不到百首,以下列舉數方,比較傷寒經方。
湯液經法之小陽旦湯:治天行發熱,自汗出而惡風,鼻鳴干嘔者方。
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二兩,切 甘草二兩,炙 大棗十二枚
右五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溫服一升。服已,即啜熱粥飯一器,以助藥力。稍令汗出,不可大汗流灕,汗之則病不除也。若不汗出可隨服之,取瘥止。日三服。若加始一升,為正陽旦湯。
傷寒論之桂枝湯:太陽中風,陽浮而陰弱,陽浮者,熱自發,陰弱者,汗自出,嗇嗇惡寒,淅淅惡風,翕翕發熱,鼻鳴幹嘔者,桂枝湯主之。
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,炙 生薑三兩,切 大棗十二枚擘
上五味,咀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適寒溫服一升,服已,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,溫覆令一時許,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大汗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,若一服汗出,病瘥,停後服,不必盡劑,若不汗重服…(略)
以上可以看出,桂枝湯與小陽旦湯的藥物組成、用法、用量,完全一樣,僅是方名不同耳;《湯液經法》中尚有大青龍湯、小青龍湯、大白虎湯、小白虎湯等等,與傷寒論相比幾乎一致,由此可證,仲景之方來自遠古的《湯液經法》。
無論如何,陶氏整理此書,對中醫界仍是一大貢獻,期待後人再將此發揚光大。